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1-9-20 20:35:11 浏览次数:357

     尽管语文学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没有被认识清楚的王国。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语文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包含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它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总体特征趋向于综合整体、动态化、无规则、无序列、内隐和模糊。

汉字音形义结合的构形特征,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重在整体把握,形象感悟,心领神会。而中国传统文化“文史哲”合一的渊源和背景,使语文学科有着强烈的人道、人生、人性、人格意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教学也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性质和地位决定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好的语文教学,必须将强烈的人文精神贯注其中,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有创造思想,有充沛感情的学习的主人”,注重开发他们的灵性、悟性。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对学生的“熏染”,一种潜移默化。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千方百计地开垦一片适宜学生充分吸取语文养分的园地,营造一个适宜学生丰富语文素养、修炼语文功力的殿堂,布置一个能使学生自由地吸取、快乐地享受语言的琼浆玉液的环境,形成一个语文的“染缸”,让学生置身其中,慢慢地被浸润、被渐染,以至于被同化,最终成为一个有较高语文素养的人。

  • 强调人文的情感、体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在阅读教学上,首先就是要特别重视学生阅读的量的积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书。除了熟读课本外,主要还得扩大课外阅读,这点已为语文界所公认,并且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浙江唐承彬老师从难从严1978年开始在自已学校设置了每班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已故著名特级教师徐振维老师生前曾在上海组织“扩大阅读,课文分段”教改实验,把初、高中语文课各抽出两节专门用于扩大阅读,让学生在教室、图书馆或阅览室读课外书,在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结合上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取得了令人叹服的效果。

 适应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该注重三点:注重朗读,熟读成诵;注重学生的整体感悟,整体理解;注重学生的精思、自悟、融会。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巨大,几乎是无法比拟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没有熟读成诵,就没有“感悟”,也就不可能“精思”。让学生在熟读成育的基础上心领神会、整体领悟文章的神韵及要旨。教师的任务则在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文章作深入的思考,反复的玩味,诱导学生的“灵性”、“悟性”,从而领悟文章的神妙之处,获得对文章的内化和吸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助手,学生的工具,他要疏导学生的思维流向,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意会,而不能越俎代疱,将现在的知识或答案塞给学生。

 在这方面,有两个老师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我以为是值得学习的,一个是安徽蔡澄清老师研究首创的“点拨法”。蔡老师说:“点,即画龙点睛;拨,即拨乱反正,拨疑为悟,拨难为易,拨暗为明。拨死为活。”点拨的结果,必然是学生心灵门扉的开启,学生情感,想象、思维的勃发。二是辽宁欧阳代娜老师倡导实行的“评点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之后,对文章的局部进行咀嚼评点。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也具有特殊的意义,两位老师的做法都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艺术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重视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给学生莫大的人文关怀。

  • 引导联想、想象、激活人文空间,达到写作教学的自由境地。

     目前许多教师进行的作文“分格”教学、“套路”教学、新概念作文等,在探索作文教学的科学化、序列化方面无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从本质上讲,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劳动,是一个人思想境界、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语文能力等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换句话说,作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因此,作文教学更要致力于让学生在思想认识、思维、语言等方面获得深厚的“积淀”,从而达到能自由创造的境地。

    为了使学生最大限度地“逼近”这个理想境界,获得较得的写作能力,教师首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世事、思考体察人生的能力。语言是思想的物质载体,思想是语言的内在灵魂,没有对生活,对世事的深刻的观察和认识,任何语言和技巧都是苍白无力和简陋笨拙的,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生活、观察生活、反复地思考生活,从生活的矿藏中提炼写作的真金,这样的作文必然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倘能如此,那么生活中“空山鸟语、础润月晕,雨打窗棂,八面来风,一叶、一瓣、一颦、一笑、一丝、一线、一思忖、一闪念,都可入诗、入画、入文”。有经验的老师就善于抓观察训练,巧于激活学生记忆中的人文库容空间,精于牵线搭桥,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因此学生笔下就有写不尽的文字。

    在作文教学的具体实施上,许多老师近年来实验的开放型作文教学,是符合人文性及作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的,所谓“开放”,我以为应包括三层含义:一、学生生活的开放,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校园,走向广阔的社会,从日新月异,纷繁变化的社生活中广泛汲取写作的营养;二、写作形式的多样化,课内作文,课外练笔,日记、笔记、演讲、办报、参赛、投稿,全方位开拓写作“市场”;三、评讲交流的开放,由封闭性的教师批改变为“学生——学生”,“教师——学生”的口头评议和书面批改相结合,使作文教学信息多方向、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的交流、传递。这样“开放”,这样“人文”的结果,必然会形成一个人人参与作文、热心评论的写作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也必然会因长期受到熏陶、渐染而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较强的写作能力。

  • 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汲取丰富的营养,达到人文的升华。

 鸟瞰当前的语文教改和教研现状,可以发现两个明显的趋向:前几年轰轰烈烈的教改局面变得有些沉寂;与之相对应,“回归”或日“返朴归真”的呼声愈来愈响亮,探索者们从“传统”出发,试图寻找一种可以尽快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新式武器”,转了一大圈后,却又回到了“传统”上。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情景,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探索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语文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他们企图把语文教学变为“十分严谨、十分有序、十分细致、十分规范”的“科学化”目标。而“事实上语文教学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它既是有意识的,又是无意识的,既是自觉的,又是不自觉的;有时是明确的,有时是模糊的。语文教学内容又是十分丰富的,除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外,还有审美教育,人格教育等。”

 当然,也有一些成绩显著的探索者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功绩。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了道路。已故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生前倾心致力于“大语文教育”的探索,姚竹青老师写出了《大语文教学法》的专著,他们对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建设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浙江唐承彬老师筹建了语文实验室,除了备有各种电教设备外,还有小图书室、小舞台等,带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复习、表演四个系列的活动,又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一种意义生成活动。其首先是对人精神意义的建构。的确如此,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使学生对文化材料“阅读理解”,这些材料所凝聚的文化作为文本是学生理解的对象,而这个“文本”作为一个意义结构,等待着理解者,理解是建构文本意义与人生意义的纽带。无任是阅读还是写作所有语文的学习都是站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时间中理解它。把它看做是与人生相关的东西,使它来“教化自已”“引导自已”,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精神上跃入材料之中,从而获得精神的生长。在能动的理解中不断地理解人生、理解世界,从而使学生作为人文精神存在的世界不断丰富、不断升华。

    

     《语文学习》的封面上曾经有一条著名的教学格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的,语文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让我们走出封闭,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创造更加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有效地夺取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